强制产业配套成标配3060催动了各大电力企业向清洁能源转型的决心,光伏行业迎来了又一次的开发大跃进时代,与2017年前后不同的是,新能源已经从小打小闹走向主流的大舞台,各地方政府深谙其中套路。
相关链接:隆基股份银川5GW单晶电池项目签约,22年投产2021年1月18日隆基股份发布公告,根据战略发展需求,公司与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、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管理委员会于2021年1月18日签订合作协议,就公司在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投资建设年产15GW单晶电池项目达成合作意向。2020年为史上最大扩产年度,据光伏资讯不完全统计,2020年光伏企业投资规模超3000亿元!(相关链接:扩产!扩产!扩产!2020年七家光伏企业扩产信息)扩产也将贯穿2021年的光伏行业。
后续拟由公司及弘元新材与包头市人民政府、 包头市青山区人民政府签订项目投资协议。相关链接:投资102亿元!晶澳与启东市人民政府签订20GW电池、组件项目2021 年 2 月 26 日,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公司)第 五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《关于投资建设包头三期 20GW 拉晶、 20GW 切片项目的议案》,根据战略发展需要,同意公司下属子公司包头晶澳太 阳能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包头晶澳)于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内建设年 产 20GW 拉晶、20GW 切片项目,项目投资总额 50.24 亿元。相关链接:晶澳科技50亿元建设20GW 拉晶+切片项目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公司)全 资子公司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与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于 2021 年 1 月 23 日签订《战略投资框架协议》,公司拟在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电池和 组件项目,项目分两期建设阿里拍卖4月27日将开拍浙江长兴汉能薄膜太阳能有限公司房地产、附属设施等整体资产,标的物前面标注了一个破字,意为破产拍卖。拍卖公告中有一句厂区停产多年。
汉能汉能薄膜在2013年和2014年间曾经是港股里最看不懂的妖股,而它的创始人李河君在2015年3月以1600亿元的身价荣登中国首富,不过仅仅3个月,其身价就暴跌1000亿元,被称为最快跌落的首富。此次上拍的湖州长兴汉能,是汉能系在全国的众多基地之一,而且不是第一家进入破产程序的。上述数据来看,光伏胶膜和光伏背板的销量均超过产量,产品显现供不应求的状态。
由于光伏胶膜和背板需求旺盛,因此今年第一季度的存货较期初增加3.84亿元,上升39.38%,公司在期末做了大量的原材料备库。净利润更是上扬至季度最高,达到4.96亿元,同比上升221个百分点。但光伏背板价格却在下降此外,光伏玻璃去年价格暴涨也吸引了不少新玩家进场,其中也包括福耀玻璃、德力股份等传统玻璃企业。
1月以来硅料价格连续跳涨,单晶致密料价格从去年底8.2万元/吨上涨至3月11.7万元/吨,涨幅达42%。其中,光伏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25.02亿元,营收首次超越另一主业农牧业务。
2021年一季度,受益于硅料涨价,通威股份实现营收106.17亿元,同比增长35.69%;扣非净利润7.96亿元,同比增长151.86%。一名接近隆基股份的相关人士则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,企业打造垂直一体化要看进入的领域是否有核心技术,有核心技术才有竞争优势,毕竟光伏是技术迭代和成本控制要求很高的行业。过去一年,疫情未能阻挡光伏行业极高的景气度。其中,隆基股份、中环股份)等中上游企业向下游环节渗透,晶澳科技、天合光能等下游环节企业则向上游环节扩张。
长期来看,在技术迭代与产业化进步的双重推动下,光伏行业有望持续降本增效,扩大平价普及范围。涨价层层传导,终端用户已经感受到了硅料涨价带来的影响。组件在光伏行业发展初期就是利润受挤压的环节,组件的技术、投资等壁垒都比较低,这也使得其毛利率不是特别高。4月9日,爱康科技举行异质结高效光伏组件封箱出货仪式,成为首家领跑异质结新技术的企业。
异质结的投资成本下降很快,有高转换率潜力的异质结技术综合竞争优势也将体现出来。自2021年初以来,硅料价格呈跳跃式上涨,从70元/公斤一路上涨至140元/公斤。
他同时强调,垂直一体化模式是制造业企业寻求成本最优、规模做大的一种选择,但并不是唯一选择。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,在打造垂直一体化的过程中,具有强大融资能力的企业的布局速度相对较快。
太难受了!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坤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说,硅料涨价对于电池片和组件环节企业并不友好,因为电池片、组件市场竞争激烈、利润率太低,不注意控制成本就会赔钱,面向终端市场涨价实在太难。以通威股份为例,该公司拟将年产7.5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智能互联工厂项目(金堂一期)项目的PERC电池产能由7.5GW调整为PERC电池产能5.6GW,剩余场地用于异质结电池试验生产线建设。而上游高纯多晶硅料的生产具有高技术壁垒、资金密集、扩产周期长、寡头集中等特点。切入硅片业务进一步挖掘利润增长点,同时可有效连接公司的高纯晶硅业务和高效太阳能电池业务。2020年,通威股份实现营收442.00亿元,同比增长17.69%。另一方面,技术的更新迭代同样会吸引大量新资本的青睐,为新玩家提供进入光伏行业的通道。
平安建投高级业务经理张仕元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,拥有良好业绩支撑、能够与资本市场建立良性互动的公司,融资能力才会越来越强。业内普遍认为,因市场竞争激烈,硅料涨价的传导最多到电池和组件环节。
实际上,有这一动作的不止通威股份一家。由于新增产能大部分在年底投产,加上产能爬坡期在3-6个月,因此新增产能对通威股份2021年的硅料产出贡献有限。
这两家公司自2019年开始拓展单晶硅片业务,2020年大规模扩产后开始对现有硅片龙头地位发起挑战。财报数据显示,2020年乐山一期和包头一期硅料项目平均生产成本已降至3.63万元/吨,平均每公斤生产成本约36.3元。
公告显示,通威股份拟公开发行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20亿元A股可转债,募集资金拟用于硅料项目、15GW单晶拉棒切方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。祁海坤对时代周报记者称。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,2020年,隆基股份、通威股份等一众光伏龙头企业公布的扩产项目多达40个,囊括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,累计计划投资总额高达2147.76亿元。人大重阳助理研究员赵越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,在碳中和背景下,可再生能源发电在整体发电占比中的地位逐步扩大是趋势,但目前需要考虑的是转换效率与使用率的问题。
与3月25日公示价格相比,G1和M6硅片均上涨0.25元/片,涨幅约6.8%,M10上涨0.3元/片,涨幅6.58%。对通威股份来说,硅料涨价无疑是一大利好。
现在是头部的电池还有毛利,单独的组件基本都是亏损。公告显示,通威乐山二期3.5万吨、保山一期4万吨棒状硅预计2021年11月投产。
中金公司研报观点称,产业链上游硅料、硅片相继公布涨价,预计中下游环节利润空间仍受到一定挤压,价格博弈在二季度内仍将持续。据介绍,爱康科技生产的高效异质结电池平均转化效率可达24.2%。
对于电站公司来说,组件成本对项目成本的影响非常大,在价格相对较高的情况下,有些项目必然要重新考虑或推迟。因此,在硅料环节上,头部企业占据绝大多数市场份额。国盛证券研报指出,异质结电池片最高转换效率达到25.18%。光伏企业加快对垂直一体化的布局,除了要遏制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制问题,也隐含着对越来越多新玩家入局光伏行业的担忧。
上机数控和京运通是典型的外部玩家。披露业绩的同时,通威股份还公布了新一轮融资计划。
前者适合融资能力强的龙头,后者则更适合融资能力相对偏弱的二三线厂商。李思亦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,企业不一定都要追求垂直一体化,还有一些企业会选择与环节中有实力的企业合作,进行利益捆绑变相布局上下游。
4月19日,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对《关于2021年风电、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(征求意见稿)》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,首次提出风电、光伏发电量占比到2025年达16.5%左右的目标。硅料业务也为通威股份贡献了不少利润。